申请入读| 信息管理系统| 研究生专业学位系统

资管新规后,有多少资金要重新找出路?会流向哪里?

发布时间:2018-05-24 09:07 浏览次数:83次

师资动态


热点解析

趋势预测

在这里,我们亦师亦友


微信图片_20180525091934.jpg


教授名片


巴曙松:浙江大学兼职教授、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银监会考试委员会专家、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证监会并购重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经济发展委员会委员等。




依据资管新规,在2020年底过渡期结束之后,资产管理行业中不能再存在具有刚性兑付属性的资产管理产品。 这会对资产管理行业现有的配置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巴曙松教授对目前中国以不同形式的预期收益形式存在的资产管理产品做出了介绍,并解答了这些资金在资管新规后的新流向,敬请阅读!


在资管新规中明确规定,资产管理产品必须打破刚性兑付。依据新规,在2020年底过渡期结束之后,资产管理行业中不能再存在具有刚性兑付属性的资产管理产品。这会对资产管理行业现有的配置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


资产管理产品


微信图片_20180525091940.jpg


目前,中国以不同形式的预期收益形式存在的资产管理产品主要包括:

 

1、银行的保本理财。保本理财产品被纳入银行表内核算,视同存款管理,相应纳入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基金的缴纳范围,相关资产应按银监会规定计提资本和拨备。截止2017年12月31日,保本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7.37万亿元。

 

2、银行发行的非保本理财产品非保本理财虽然在合同口径(监管口径)是非保本产品,但实际运行中,不少银行为了避免声誉风险和吸引客户,可能对其作出刚性兑付(包含本金及预期收益)的兜底承诺。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7)》,2017年末,银行非保本理财的存续余额分别为22.17万亿。

 

3、券商资管中预期收益型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或投资标的为非标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目前证券公司集合产品中约95%是预期收益型产品和保证金货币类产品,投资标的涵盖标准化的货币市场工具、标准化的固定收益产品以及非标资产。此类产品一般以资金池的形式滚动发行。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统计,2017年券商集合资管产品规模为2.11万亿元,有机构估算券商资管中存在刚性兑付性质的产品规模约为2.01万亿元。

 

4、以预期收益形式发售的集合信托产品。根据2017年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7年末集合资金信托规模为 9.9 万亿。

 

5、基金子公司以预期收益形式发售的一对多专项计划。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统计,2017年基金子公司一对多产品的规模为1.31亿元。


另外,资产管理行业中还可能存在以所谓抽屉协议形式存在的兜底函的资产管理产品,也属于实质上的刚性兑付产品,但是该类产品规模较难估计。同时,资产管理行业中还有大量的通道业务存在,是刚性兑付业务在下游的延伸。通道业务最终资金来源可能也是银行理财产品,可以不用重复计算。

因此,不考虑新增财富等因素,在资管新规后,需要重新找投资方向或者进行不同程度的重新配置的资金粗略估计至少40万亿元。


资金未来的主要流向


以上资金未来可能流向许多领域,但是随着资产管理行业的进一步规范健康发展,可以预期到的一些主要流向包括:


微信图片_20180525091946.jpg

 

1、回到表内,成为存款。流回表内是不少低风险偏好的资金的一个选择;同时,表内存款产品也有一定的创新空间,比如结构性存款,在2018年以来受到了市场较大的关注。

 

2、其他具有负债性质的金融资产,如券商收益凭证等。

 

3、资管新规在一定前提下允许部分产品施行摊余成本法,例如货币基金、例如封闭式的、以持有到期为目的的债券或者非标产品。但是,封闭式的、以持有到期为目的的债券或者非标产品的期限会相较于此前更长。对于对资金流动性要求不高、但对于收益预期稳定偏好更为强烈的投资者,这类产品也是一个重要选择。

 

4、具有一定策略性的、工具型的投资产品。在发达市场,被动型的资产管理产品具有相当的规模,甚至在比例上可能超过了主动管理型的产品。眼下,中国资产管理行业中被动性、工具型的产品占比还不足,未来还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5、具有优良历史业绩记录、品牌较好、资产管理能力强的资产管理机构发行的主动管理的资产管理产品。

 

今后,随着资管新规推行的逐渐深入,更多的创新产品和策略也会被开发出来。一些被证明是有效的策略和符合投资者“风险-收益”特性需求的产品,也会被不同的投资者所追逐。(完)


文章来源:今日头条2018年5月1日(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作为一位研究人员个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机构的意见和看法)


资料来源:金融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