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入读| 信息管理系统| 研究生专业学位系统

这些和钱有关的问题是否也困扰你多年? | 金钱背后的心理学

发布时间:2020-10-17 13:38 浏览次数:99次

微信图片_20201020105753.jpg


日常生活中,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钱打交道。

婚姻生活中,如何避免谈钱伤感情?

借的钱越多,越难借到吗?

金钱焦虑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

这些和钱有关的问题是否也曾困扰你多年?


微信图片_20201020105800.jpg


10月15日晚,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国家杰青周欣悦在浙大EMBA云问学论坛以“读懂金钱背后的人性,做金钱的主人”为主题,做精彩分享,线上线上千余人参加。本次云问学主题论坛由浙大EMBA教育中心主办,浙大EMBA启真社协办。


你花钱的高度,就是人生的高度。如何才能科学地花钱,做金钱的主人?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周教授分别从“商家有哪四个套路让你花钱不心痛?”“如何诊断花钱成瘾?”“到底花钱买什么才能买到幸福?”这三个方面入手,结合相关案例分别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商 家 哪 四 个 套 路 让 你 花 钱 不 心 痛?


你了解花钱的大脑机制吗?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区域叫做Insula(脑岛)。收到账单时、赌博输钱时、逛街看到一个高到离谱的价格标签时,我们的脑岛就会被激活。此外,当我们被人打了一耳光的时候,脑岛也会被激活,因为这个时候很痛,而脑岛也是疼痛中枢的一部分。所以,花钱无疑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既然花钱这么痛,为什么人们还是忍不住买买买?因为狡猾的商家有许多套路,来消除你花钱的疼痛。


首先,商家会让你以为你花的不是钱。当你用游戏币、购物卡、信用卡消费购物时,是不是会感觉不到自己在花钱,所以花起钱来一点也不心疼?而且,当你花的不是自己的钱,例如你花的是公家的钱、花别人的钱、花未来的自己的钱(花呗等)时,出手往往也更加大方。


其次,商家会通过一些手段让你觉得你不是在花钱,而是在赚钱。想象一下,你要买这个包,看到左边的价格是不是有点心疼?如果你要买的是中间这个包,有没有感觉好多了?如果你要买的既不是左边也不是中间,而是右边这个包,是不是顿时就产生了冲动,想要赶紧一键购买?


这就是商家常用的一个花招——通俗一点叫“打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Richard  Thaler给它取了一个高大上的名字:“交易效用”。它指的是在交易过程中,商品的参考价格和商品的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的效果。如果你花100块钱买到了标价500块钱的东西,你就会觉得花钱一点都不痛,因为花钱就是在省钱,在赚钱,怎么还会痛呢?因此,“打折”是一个很有效的消除花钱疼痛的办法。


但商家也不想一直打折,怎么做?他们就假打折。中国消费者协会就统计过,2017年“双十一”期间,淘宝上有80%的商品根本就没有真的在打折。比如一块巧克力,可能本来售价是99块,但他们在“双十一”前就会偷偷地上调价格,调到100多块,然后在“双十一”的时候再调回来。商家常用这种手段,让你感觉好像打了折。


消费者真的不知道打折背后发生了什么吗?当然不是,但消费者还是热爱打折,更愿意买打折的东西,即使他们知道这可能是假打折。



第三,没有阻力就没有动力。不是我求你花钱,而是你求我要花钱。周教授说,有阻力时人们会更加认同自己得到的东西,例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同理,商家常常使用饥饿营销、限量版、仅限今天(双十一)、网红店排队、闪购等伎俩使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遇到阻力,进而促使消费者花钱。


第四,这不是花钱,这是在自我实现。换句话说,你不是在买东西,而是在买梦想的人生。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指人们渴望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已的才能,得到满足、快乐和安慰,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例如我们交学费时,往往不会觉得自己在买东西,而是在“投资自己”,在“自我实现”,在这种心理驱使下,花钱也不再“肉疼”。

微信图片_20201020105808.jpg


 如 何 诊 断 花 钱 成 瘾?


同时,周教授还提供了四个指标与现场的同学进行互动,让大家来判断自己是否有购物成瘾的倾向:一是家里的储物空间是否都放满了但是还觉得自己缺东西;二是很多东西是否往旁边一放就忘记了;三是买的大多数东西是否不好意思给家人看到;四是在信贷平台上是否有欠债,符合其中三条以上就说明症状严重。


周教授提到,有一个词语叫“购物疗法”。当你心情低落的时候,去购物就会让你心情好一点。为什么呢?有研究表明,购物狂看到他们想要的商品时,就会产生一种欲望,一种不切实际的期待,觉得“只要我买到这个东西,生活当中不如意的事情就会被改变”,这就是为什么购物的确可以短暂改善你的情绪。但遗憾之处在于,这种改善其实是特别短暂的。一旦这个东西到手,这个商品带来的幸福感就会断崖式地下跌——尤其是对于那些物质主义很高的人。因为,一旦买到这个东西,他就会发现这个东西根本无法改善他的生活,希望破灭。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金钱买不到幸福”。这样的恶性循环会让他们陷入自我厌恶;购物成瘾还通常伴随其他的情绪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暴饮暴食。


微信图片_20201020105814.jpg


 到 底 花 钱 买 什 么 才 能 买 到 幸 福?


周教授说,金钱之所以买不到幸福,是因为你没有买对东西。那么,我们到底要买什么,才能够让我们的幸福最大化呢?


第一,花钱买时间。大部分人通常会选择花时间买钱,但金钱只是通向目标的桥梁,而人是无法栖居在桥上的。而叫钟点工、点外卖等花钱买时间的行为,可以大大增强我们的幸福感。


第二,给别人花钱。焦虑、抑郁、愤怒、自杀倾向、社交障碍……形形色色的心理障碍,起因常常是同一个——自我意识。过度的自我意识会导致人总是在想着自己,特别在意别人如何评价自己,而给别人花钱可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治愈自己。加州大学教授Sonja Lyubomirsky研究发现,每周为他人做五件好事,持续六周,抑郁症状将会减少。


第三,花钱买体验。什么是体验?旅行、看电影、听演讲……可以创造美好回忆的经历都是体验。为什么体验带来的幸福感会比物质带来的幸福更强烈?因为如果你购买的是物质,只要买到手,幸福感就会断崖式下跌,比如买了一个包包,你可能兴奋两天,而三个月之后你再看到这个包包,就会无动于衷,而且还有点后悔。但如果你购买的是体验,那就非常不一样了。比如说,你花钱去旅行,旅行的过程中可能还有点挫折,但是你旅行结束后回想起这段经历,你的幸福感仍然会很强烈,甚至可能比去旅行的时候还要强烈。也就是说,体验带来的幸福感更加持久,而且随着岁月流逝,幸福感还会一直上升。


微信图片_20201020105819.jpg


马克·吐温曾说:“如果你会花钱,你就是钱的主人;如果你不会花钱,那么你就是钱的奴隶。”周教授祝愿大家都变成金钱的主人。


讲座结束后,周教授热情地与在场同学进行了互动,并对大家的问题给予解答。周教授生动有趣的研究、逻辑缜密的分析、有理有据的解读,博得了在场同学的一致好评。

3a96453e061a47006b2fb3db9a5ac88.jpg


来源:浙大EMBA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