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日,
我们以6大“燃点”带大家回顾了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建院四十周年庆祝大会
暨商学院院长论坛上
庆祝大会所呈现的“震撼”,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重温
商学院院长论坛
暨服务社会的管理研究峰会
所呈现的精彩“思维盛宴”。
11月1日上午
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魏江主持的
商学院院长论坛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善林,
中国工程院院士唐立新,
剑桥大学嘉治商学院院长Christoph H.Loch,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
四位嘉宾在演讲中分享了哪些精彩内容。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魏江主持
论 坛 干 货 回 顾
杨善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存在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善林
杨善林院士以“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为题展开演讲。结合前三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产业演变,杨善林院士指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很可能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而它将带来两方面影响——产业的数字化、数字的产业化。在他看来,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因素就在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新生态要素的加入。围绕大数据的起源,杨善林院士表示,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大数据是一类能反映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的资源,它具有决策有用性、功能多样性、应用协同性、快速增长性和安全风险性。杨善林院士认为,数据资源很可能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很多存量数据是垃圾,还没有构成资源。比如在时空维度上存在残缺,或者缺少时空数据,数据形式和内容杂乱,数据就没有任何价值等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从社会的全生命周期来看,从数据的采集、聚合、处理、存储、流通、分析到利用以及利用后再产生新数据,各个环节都面临很多挑战,也都存在着大量需要科学界深入研究的问题。只有通过研究,数据才能真正成为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有用的数据资源。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数据治理,这是提高数据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通过信息技术与数据管理技术切实保障数据的可用性、易用性、一致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实现数据评估、使用、改进、监视、维护和保护的质量控制,真正地发挥数据资源的作用。关于人工智能,杨善林院士表示,当前人工智能领域在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等方面已取得具有应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而对于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研究,又到了一个新的攻坚期,一方面人们要不断探索深度学习的新领域,另一方面要追求人工智能的新方法。作为高校,应该更多地做集成研究,比如群体智能。我们每个人都有智能,如果把每个人头脑中的智慧聚合起来形成最高智慧,就是我们管理学科可以在人工智能方面做的一些事。针对智能形式开展研究,是管理学界学者们能够承担的任务。
唐立新:智能工业战略管理,可建立一个“科学—技术—工程”融通创新模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 唐立新
唐立新院士以“智能工业数据解析与优化”为题,主要围绕基础理论研究、工业循环生态以及智能工业发展路径三个方面展开。他首先分享了自己对于智能工业的理解。他认为,智能工业是以物联网实现的企业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为载体,利用传感器通过网络收集现场感知的数据,根据获得的数据信息,利用数据解析技术对生产、物流、能流过程进行准确理解、计量、诊断和预报,在此基础上对生产计划、调度、操作和控制进行优化决策,实现工厂的智慧能力。智能工业既是国际前沿的研究,也是国家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根据在20家企业的具体实施情况,唐立新院士团队通过研究与分析,将智能工业的运作过程主要分成四个层次(从下往上):第一层是感知层面,主要解决客观物理对象如何映射到现实世界的问题,这一层次中的技术主要有四个——图象技术、声音技术、带芯片的传感器以及可视化技术。通过四个维度的深度融合对物理世界进行深度的感知;第二个层面是发现,发现主要是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发现不同的知识、对生产过程进行诊断、对产品的质量进行预测。如果感知层面相当于给工业过程做一个CT的话,发现层面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诊断;第三个层面是决策,而决策之后就是第四个层面——执行。而在这里的核心理论的研究上,高等学校要挖掘背后的原因,并探究如何从原理层面解释智能工业中的基础研究,在基础研究方面提炼和凝练出将系统优化和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方法。随后,唐立新院士介绍了系统优化方法——整数优化、凸稀优化、智能优化和动态优化,以及人工智能学习方法——进化学习、数理学习、信息学习以及强化学习。最后,关于智能工业战略管理,唐立新院士认为可以建立一个“科学—技术—工程”融通创新模式,实现价值从低端向高端迁移,最终实现整个产业的高效管理。他还说,我们要从工程和技术中挖掘科学问题,也要认识到它们之间有时间差,同时认识到已经发现的真理要和客观事实相结合。做到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既满足科学家的兴趣,又为国家的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刘俏:商学研究,研究什么?为谁研究?怎么研究?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刘俏
刘俏院长的演讲围绕“商学研究,为谁研究?研究什么?怎么研究?”展开。演讲中,他将商学院与中国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他表示,改革开放政策让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商学院也随之迅速崛起。现如今中国正在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商学院也应紧跟经济发展脚步,从“注重结构与质量的2.0阶段”向“需求引领的教育研究体系3.0阶段”过渡。然而,我们不能盲目追求进步而忽略中国商学院正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缺乏对重大问题实证证据的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对基础问题的研究严重不足;缺乏对第一性的经济和商业规律的系统研究等。
此外,刘俏院长还为3.0阶段的中国商学院提出了更进一步的问题指引: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最大结构性挑战是在我国基本完成工业化进程之后,如何保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如何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位置,形成供应链闭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劳动力将面临就业难题,投资资源又该怎样配置?未来服务消费可能会占到整个消费的65%,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服务业提供支持,让服务业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怎样通过分配再分配,让中国家庭有更多的收入?农业占用大量劳动人口,但并未贡献相对应的大部分GDP。我们该怎样更好地配置资源?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刘俏院长指出,我们要用严肃科学的方法去研究真正的问题。中国商学院的研究方法总受到外界诟病,但其实,更大的问题还是在于我们并没有找到真正有意义的研究问题,没有用科学理性的方法去整理事实证据,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浙大EMBA2021级提前批面试,欢迎点击“阅读原文”申请。可致电浙大EMBA项目咨询电话:汤老师,0571-88276292,18806507700。深圳中心,潘老师0755-86967663,18594218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