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婴儿保温箱告诉你,什么是“设计”,什么是“设计思维”
学者介绍:Barry Katz教授: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全球创新咨询公司IDEO首席研究员,著有《Nonobject设计》、《创新生态密码-硅谷进化史》等。
一组同学来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发现这边医院装载着大型机器,却没有婴儿。因为大部分早产儿都在农村出生,他们在没有机会到达城市的时候就已经夭折。于是学生们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案,适合在农村地区没有电的情况下使用,设计了体积小、方便又便宜的设备。他们发明了一种简单的产品原型,类似“睡袋”的小物件,背面有个暖袋可以装热水让早产儿保温,凉了后装入煮开的热水又可以重复使用。
同时,他们还发现了文化上的差异,在美国文化中,白色象征干净、卫生、纯洁,但在佛教文化中,白色却象征死亡。所以他们将为尼泊尔用户设计的婴儿睡袋做成了当地人可以接受的蓝色。
学生在毕业后建立了初创公司,通过不到20美元的保温睡袋,就拯救了22个国家约30万早产儿的生命。这就是设计思维起到的积极作用。
什么是“设计”?什么是“设计思维”?
“如何制造一个更便宜的保温箱?”这就是设计。
“如何在没有电的条件下让婴儿保温?”这就是设计思维。
思维的转变,同一商业场景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商业结果。
我们最关心的,如何在传统行业应用设计思维?
IDEO这家顶级咨询公司在40年前成立初始,主要业务是电子产品设计,成立之初前10年帮苹果公司设计了50款产品。当时慢慢发现,设计电子产品流程或方法完全可以应用于其他的场景,如新服务、建筑空间设计、构造公司内部结构,方法是一样的。每个项目不同,行业面临的问题不同,但是场景极为相似。
无论涉及产品或构架,通过对客户需求的理解,先定义问题到底是什么,然后回工作室,了解解决问题所需资源是什么,再找到方案,对产品原型进行塑造。整个设计流程变成了一个硬件,将设计问题、观察、综合、原型和提出解决方案应用于研究广泛问题,比如美国城市暴力问题,过度肥胖问题,或者西非女性的生育问题。
所以,设计思维是个流程,可以找到广泛的着力点。
传统设计思维过程的5个阶段:共情、定义、设想、原型和测试,最早由斯坦福设计学院(Institute of Design at Stanford)提出,这一模型其实并不教“设计”而是教“设计思维”,整个流程每一步完成之后还会回到第一步不断重复。
“设计思维”用一句话总结,其实是从“名词”到“动词”转变的一种思维方式。从“我们如何创造一个更好的事物”转变为“怎样才能更好地去做”,从单纯关注产品本身转变为注重更广阔空间。
回顾一下文章开始的早产儿保温案例,就是设计思维整个流程的应用。
Katz教授在课程最后总结到: 一方面,每个问题无论是传统机械行业或者面向非终端客户问题,都可以通过设计思维解构并找到解决办法; 另一方面,我们每个人不用成为名设计师,也可以像设计师那样去思考,将设计思维应用到流程更新来进行持续改进。
学 有 所 获
学生参与课程心得:
我们先是看到了创新的现状:随处可见的创新现象和创新生态系统,在教授引导下,我们相信背后一定隐藏着特定规律;接着他生动揭示了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在商业领域(跨领域竞合)、商业模式(新兴模式)、商业流程(新机遇下的流程再造)、商业文化(适应新形势的新企业管理文化)等各方面的创新实践,这对我们具体的企业战略具有非常重大的借鉴作用。
对我个人而言,最深刻的两点启示:1.每一个问题都能被视为一个设计问题,我们要具备不断发现、提出好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我们不必成为一名设计师,但我们都要学会像设计师一样思考,推动人类的幸福感和世界效率的提升。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201班 冯学才
Barry Katz教授短短两小时分享,收益匪浅,结合自己工作实际谈谈三点启发:
来源:浙大EMBA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