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入读| 信息管理系统| 研究生专业学位系统

以术治标 以道治本——浙大EMBA中国管理智慧宁波论坛举行

发布时间:2010-04-13 06:00 浏览次数:0次

 

     如果说西方管理学以“术”见长,那么,中国传统的管理智慧则以“道”为尊。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智慧对现代管理水平绩效的提升成为了西方管理学界的热门话题,中国的“道”(TAO)也逐渐被西方管理学界所认知。     

     2010年4月9日,浙江大学EMBA邀请了EMBA特聘教授,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家组成员张应杭阐述了中国传统管理之道和西方现代管理学的区别,重点介绍了儒家的“德治”、道家的“无为而治”以及佛家的“禅悟”等管理思想。

      浙江大学EMBA教育中心主任范晓屏教授出席论坛,并在论坛上致辞,为嘉宾们介绍了浙江大学EMBA项目和EMBA俱乐部。他说,浙江大学EMBA的俱乐部有三个很重要的使命:一是为EMBA同学建立起一个更完善和持久的交流平台,促进形成同学+朋友的良好关系;二是通过成立律师协会、投资协会、房地产协会等专业性协会,为同学们提供一些支持和帮助;三是构建与政府沟通的桥梁,传递EMBA这个特殊群体对社会、经济和对市场发展的想法和观点。

     以术治标 以道治本

     张应杭认为,现代的企业管理应该分为两种:一种是西方式的管理,这是技术层面的管理,称之为“术”;一种是东方式的管理智慧,称之为“道”。“术以治标,道却以治本。”张应杭认为,近年来,东方管理智慧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世界管理界的重视,最终的原因就在这里。在术方面,西方经营管理理念给我们很多智慧和启迪,泰勒把它形象地表示为:胡萝卜+大棒,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激励和约束。

     然后,今天从一些企业的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看来,一个高明的管理者还必须要有更高层面的思考,那就是中国管理智慧所推崇的“道”。事实上,正如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已经探索的那样,东方管理智慧在提升执行力和忠诚度方面更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绩效。因为制度约束不出执行力,奖金也刺激不出忠诚。更重要的还在于人。从管理者人格修炼的层面上讲,东方管理思想更是为我们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提供着大智慧、大境界的指引。

     从丰田“召回门”事件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企业出问题往往都不是在术的层面,而是在道的层面。丰田的广告、营销都做的非常到位,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千方百计地降低成本,连汽车最重要的安全因素也抛之脑后,最终导致万劫不复的境地。黄光裕被刑拘,恐怕也是一个有术无道的悲剧。为了不断的利润最大化,因为人生的目标就是财富最大化。当他不能用正道来获得财富的时候,他选择了操纵股市这么简单而又来钱快的歪门邪道。黄光裕当然知道这是歪门邪道,也知道法律会找他麻烦,但是在财富人生这样的错误观念驱使下,他还是铤而走险了。其实这也是财富人生的典型悲剧。

     张教授说,由此可以看出,就算有再好的术,如果没有正确的道的指引,最终还是会走向危险。今天的中国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必须有效地抵御来自两方面的诱惑:一是做企业的过程中市场经济必然内含的利润最大化法则的诱惑;二是做人的过程中刚性递进的财富占有欲的诱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要有健康的财富心态,要有道来支撑财富观。财富肯定不是人生的目的,它只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

     用人之道以德取之  闲人非等闲之人

     中国管理智慧认为,财富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价值,而德性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价值,“道”是“德”。中国人说做事先做人,做人以德为本,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传统的治理之道、管理之道非常推崇用人之道,而用人之道首选用有德之人,注重弘扬德性,培养良好的组织风气。一个有德性的人他的忠诚度和执行力是不需要怀疑的。

     曾今有这样一个企业家,事业做得很好,成立了很多公司,他把自己的亲弟弟派去管理投资公司,结果这个弟弟却用公司的钱炒股票,赚的归自己,亏的归公司,让这个企业家后悔莫及。张教授说,这个例子损失的钱是小事,更重要的是无形的损失。这样的用人之道就等于是告诉自己团队里的人,无论是管理层的还是普通员工,你们怎么好好干,怎么表现出色都没有用,我只用我自己的兄弟,这就是他在这个团队里培养出的用人导向和用人之道,于是能干的人会纷纷另谋他就。

     道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理”。少管多讲理这也是国学的一个智慧。中国古代理学就是给人灌输道理,把外在的道变成心中的理。中国式的管理意味着我们要成为一个善于讲理的人,毛泽东就是一个非常善于讲理的人。当别人接受了你的理,才能心安理得,才不会跳槽或做一些蝇营狗苟的坏事。因此,中国式管理推崇少管多讲理。

     一个好的企业领导者要做的就是构建起企业的价值观,建设好企业文化,做企业的精神领袖,而不是整天管理着一些具体的琐事,因为这些事情自有下面分管财务、销售等人来管理。
     组织风气培养好了,手下人自己管好自己,才能成就无为而治,这就是闲人非等闲之人。

     儒家 仁智勇 德性立身

     中国古代儒家的核心思想就是以德立身,所谓仁者不忧,勇着不惧,智者不惑。

     张应杭认为,在市场经济的诱惑下,现代的企业家们有了太多的“为我”思想,而少了“兼爱”的胸襟。中国的传统文化反对利己主义,提倡团队精神。如今市场上流行的管理学,太过推崇权利,而忽视了一个权利背后的亲和力

     水泊梁山的宋江为什么能当领导?论武艺,他比不上林冲、李逵;论才能,他比不上吴用、卢俊义。宋江能做上梁山的首领,就因为他是一个仁者。宋江有一个外号叫 “及时雨”,意思就是谁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就能及时给人帮助。

     作为一个领导者,以德服众才能让人死心塌地为你工作。领导者缺乏亲和力,已经成了我们很多企业的硬伤。如何打造亲和力的问题,已经摆在了中国职业经理人、中国企业家的面前。东方管理智慧中的核心就是仁者爱人,人道。所以,一些聪明的西方人也开始超越他们古典管理的东西,认识到东方管理智慧的高明之处。全世界最大的零售集团沃尔玛就是一个例子。在沃尔玛的管理者观念里,提倡薄利多销,提倡跟员工分享利润,跟顾客分享利润。针对中国很多地方出现用工荒的问题,张教授认为,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是其中也可能是有些企业对员工不怎么人道,经常拖欠工资,生活条件恶劣。当其他地方工资还可以,生活条件不错的情况下,他们当然选择条件好的地方。
 
     智者不惑,理智的人不受诱惑。今天的企业家最容易受的诱惑就是财富的诱惑,而事实上你会发现,财富没有那么重要。那些为了财富贪赃枉法的贪官、投机取巧的企业家们愚蠢之极。

     勇敢,敢于担当,见义勇为。如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责任感就是要勇于承担。当5.12地震发生的时候,有两家企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就是万科和王老吉。无需多讲,成就王老吉后来迅速发展的就是这个企业敢于担当社会责任。

     小成功靠聪明,大成功靠德性。做企业也一样。小成功靠点智慧和聪明,靠点术,就能达到,而大成功则要靠德性。

     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

     道家的核心思想就是道法自然,任何事情都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做不自然的事情。阴阳平衡、虚静等法则也都体现了这个核心思想。

     当前很多企业家英年早逝、过劳死就是不懂得道家的这个道理。白天是工作的时间,晚上是休息的时间。很多人日夜颠倒或者夜以继日的工作,违背了自然法则,不出问题才怪。曾经很多商界的风云人物现在都没有声音了,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在事业上经营决策、经营理念甚至包括产品反自然而造成失败。

     浙商这几年一直在强调做大做强,张教授一直反对这样的口号,他认为自然才是好的,小的也是好的,为什么一定要做大,不自然的无规律的大最终还是会失败。草是成不了参天大树的,做一颗野火烧不尽的草才是正确的。

     道家“尚无”: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张应杭认为,一个有智慧的企业管理者应该懂得这个道理,哪怕再流行的东西,如果不适合你,不适合自然规律,你也不应该去做。

     佛法顿悟 以禅养心

     佛家的智慧是觉悟的道,第一条叫空。空就是无常,就是变化。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是变化无常的,没有永恒的东西。钱不可能永远是你的,权力不可能永远是你的,孩子也不可能永远属于你,甚至包括一份感情也不可能永远属于你。了解了佛的这个道理,相信就不会有那么多因痴迷财富而锒铛入狱的人。

     而在这无常里唯因果是不无常的,有因必有果。张教授说,如果把这运用到现代企业管理也是很好的。因为你手下人信因果了,他怎么会做坏事呢?这是一种很柔性的管理智慧。它不是用制度、用奖金去管,而是用一种文化。 
     最后,张老师指出,我们可以而且应该从儒道佛中汲取丰富的处世之道和管理智慧,体悟“亦儒亦道亦禅”的圆融境界,以儒养性、以道养身、以禅养心。 

  浙江大学EMBA俱乐部宁波分会相聚一堂
      论坛后,浙江大学EMBA俱乐部宁波分会相聚一堂,宁波的同学从百忙中抽出时间参加这次难得的聚会,畅谈各自近期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从2002年到现在,宁波的学生越来越多,涉及各个行业,从2010年春季班首次考试的情况来看,宁波企业家和高管报考浙大EMBA又出现一个新的高峰,这样的聚会,为宁波的同学构建起了一个认识和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