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入读| 信息管理系统| 研究生专业学位系统

浙江大学EMBA国学智慧盛宴登陆绍兴

发布时间:2009-09-18 06:00 浏览次数:0次

 

        9月16日,由浙江大学EMBA教育中心、浙江金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浙江大学EMBA俱乐部绍兴分部协办的国学智慧(绍兴)精品讲座在绍兴昆仑国际商务中心举行。在金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浙大EMBA07春2班同学潘亚敏的盛情邀请下,浙大EMBA特聘教授张应杭赶赴绍兴开始了金昌大讲堂的第一课。

        金昌集团是绍兴的一家知名房地产企业,从成立至今的16年间开发了一系列高端的作品,包括在绍兴家喻户晓的楼中园、深海豪庭、白鹭金滩,还有绍兴最高的写字楼中央大厦、昆仑国际商务中心等精装修的甲级写字楼。金昌集团的副总裁潘亚敏是浙大EMBA07春2班的同学,正是通过在浙大EMBA的学习,让她意识到体统学习对企业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因此为了回馈企业的大客户她决定开办金昌大讲堂,并邀请浙大EMBA的老师——张应杭教授来上第一课。

        张应杭教授是浙大EMBA的特聘教授,他主讲的《传统文化与管理哲学》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他擅长将国学的精髓通过一个个的实例生动鲜活地为同学们解读。正是对张教授的认可,此次潘亚敏同学决定让张教授讲一讲国学精髓。

        黄光裕出事,是因为他不懂“道”

        张教授指出,国学的智慧其实可以概括为“道”,西方的智慧则是“术”。“道”从说文解字的角度就是“首”+“走”,通俗的说法就是路,先想好然后再走。包括做人的道路、人生的道路,管理企业的思路都是要想好,然后再行动。如果自己没有想好,盲目跟着别人就是不懂“道”。“道”的第二层意思就是德,所谓的德行、道德。一个人的德性、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一个人的思想觉悟、一个人对生命的体悟等等这些都比财富更重要,所以古人可以安贫乐道,很穷但是很快乐的原因就是悟出了生命的“道”。

        张教授诙谐地说若是黄光裕早就能够体悟到这个“道”,能够学习我们国学的精髓,就不至于到现在的一个境地。黄光裕作为曾经的中国首富,其财富上的境界已经很高了,但是拥有一百多个亿的个人身价还是不能满足,还要去操纵股市做些危害国家危害人民利益的事,这就是典型的没有德性,没有道德。

        一个普通人也好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也罢,都必须要懂得“道”,学习到国学的“道”,你才能清晰自己要走的路,才能做一个有德性的人。

        教育孩子,要学学中庸之道

        张教授说,中庸之道作为国学中很重要的一条智慧经常被误解,中庸并非平庸。从说文解字的角度来解析这个“庸”字:广也,上面这个广字头很广博的意思;中也,一个中是变形,上看、下看、左看、右看都像中的;下面是一个用字,用也。广也,中也,用也,庸就是以中为用的意思,寻找中间值、平衡的意思。所以孔子说他的学生是过犹不及,一个人太犹了也不行,太过了也不行,平衡一下在过和不及之间取中庸之道。由此可以看出,中庸并不是平庸,而是强调平衡之道。

        父母教育孩子就一定要用这条大智慧,要强调这个平衡,如何平衡:就是要给孩子吃饱穿暖,但是不能培养他的消费主义习惯。

        现在的孩子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都宠的厉害,家长总是认为给孩子最好的、给孩子多花钱是应该的,殊不知这种“应该”会变成一种习惯——消费主义的习惯,这样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在教育中也应该用一用中庸之道,取一个平衡,不能对孩子过于苛刻也不应该过于溺爱,要懂得这个平衡之道。

        自然而然,就是道家的精髓

        张教授告诉我们:道家的精髓就是一句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简言之就是崇尚自然。

        我们都要学会自然地对待自然:大自然有白昼之分,所以你就要在夜晚休息,你不可反自然晚上不睡觉;冬天来了天气很寒冷,你就得多穿衣服,你不可以反自然就只穿件短袖,其实尊崇自然是件很自然的事。

        张教授指出,现在流行吃的反季节水果是蔬菜其实是违反自然的,不应该倡导。冬天吃西瓜就是件反自然的事,大自然有他自己的安排,夏天西瓜成熟了是因为人体在夏天容易上火,西瓜的凉性正好可以平衡,而在冬天脾胃是虚的,吃凉性的东西就容易伤脾胃。像是夏天吃冬瓜都是一些自然的平衡之道,人只有顺应自然才能健康。

        心如虚空,名之为大   

        张教授告诉大家,若说德性是儒家的第一概念,自然是道家的第一概念,空则是佛家的第一概念。佛门有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家告诉我们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是充满着诱惑的,金银、男色女色、甚至包括色香味都是诱惑,那么我们就应该以“空”对一切,看空他。

        佛家的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了的意思,而是无常的意思,即这个世界是变化的,正因为变化所以我们每个人不能去追求永恒。慧能和尚说“心如虚空,名之为大”,其实是指一个人心中若能够看空一个东西,那么这个人的智慧是很大的。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懂得空的道理,要以“空”的眼界看事物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能放得下,才能成就人生的辉煌。做人、做企业都是同一个道理,有“舍”才会有“得”,这是佛家教给我们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