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入读| 信息管理系统| 研究生专业学位系统

贲圣林:人民币国际化必须直面国际金融体系的治理问题

发布时间:2015-03-04 07:00 浏览次数:0次

由中国金融信息网主办的“人民币时代”主题论坛(第二期)于2月4日举行。浙江大学教授、浙大EMBA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执行所长贲圣林在主题演讲中表示,人民币国际化肯定会继续前行,但由于现有基础设施、国际规则、国家综合实力等问题,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和压力较大。人民币要成为真正的可持续的国际性货币,短期汇率波动不应也不能改变这一国际化趋势,我们必须依靠制度创新、规则修改、清算体系、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措施来建立并巩固人民币作为一个国际货币的地位。




英镑和美元的国际化经验


贲圣林教授首先回顾了世界上其他货币国际化的经验。他指出,近代以来英镑和美元是货币国际化成功的典型案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美元金本位制度的产生,美元取代了英镑的国际货币地位,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金融和国际货币体系由此建立。但美元在1971年宣布与黄金脱钩,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岌岌可危。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说服沙特阿拉伯在石油出口贸易中只接受美元支付,条件是沙特阿拉伯将得到美国的政治、军事保护和经济援助,这最终促使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加入从而建立美元在石油等大宗商品贸易中的地位。


历史经验证明,国际金融体系的建立肯定不是单纯的金融和经济问题,往往伴随着政治和军事问题。


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完全开放已非阻碍货币国际化的主要问题


在人民币国际化不断发展的道路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11月将重新审核特别提款权(SDR)。据外媒报道,20国集团(G20)成员可能将会对人民币加入SDR一篮子货币展开积极讨论。若SDR纳入人民币,将大大提升人民币的地位。


人民币要在2015年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面临不少阻力和困难,其中一个技术性问题便是人民币目前尚未实现自由兑换。


贲圣林教授指出,在SDR设计之初纳入的16个货币和后来曾一度纳入SDR的沙特阿拉伯及伊朗里亚尔当时也未全部实现严格意义上的自由兑换。相比之下,今天的人民币在经常项目已经完全放开,在资本项目下已实现大部分开放。而在当今互联网金融时代,即使资本项目下没有完全开放,人民币的跨境流动也较上世纪70年代明显加快和容易。


因此,贲圣林教授认为,一国货币是否自由兑换、资本项目是否完全开放不应是阻碍一国货币国际化的最主要问题。


互联网金融将挑战中央银行垄断发行货币权


随后,贲圣林教授介绍了在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治理结构中,国际清算银行(BIS)、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以及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


贲圣林教授表示,人民币想走国际化之路,人民币要成为真正的可持续的国际性货币,必须依靠优越的制度、有效的规则、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高效的清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巩固这一地位。


贲圣林教授指出,以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和调控垄断权为基础的所谓的现代银行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表现颇受争议,各国(央行)以多种形式超发货币,上演一幕幕“量化宽松”的节目,而美元以其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垄断地位也让美联储在世界范围内扮演了世界央行在这方面的类似角色。


在互联网时代,去中介化使全球实体经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对传统银行体系的需求降低,而伴随互联网经济产生的互联网金融可能会对中央银行垄断发行货币权形成一定竞争,并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对美联储垄断国际货币形成一种挑战。


最后,贲圣林教授总结道,人民币国际化需要继续推进,但我们必须面对国际金融体系的现有治理问题的同时认清我们在基础设施、不同制度、国家综合实力等方面的不足,同时关注互联网金融可能对国际货币体系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更广阔的视野里面探寻和不断调整人民币国际化的最佳战略目标和最优可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