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入读| 信息管理系统| 研究生专业学位系统

吴晓波:高成长比规模增长更重要

发布时间:2011-08-20 06:00 浏览次数:0次

 

       2011浙商全国500强榜单滚烫出炉,以此为英雄帖,延揽天下豪杰的群英会——2011民企投融资大会也于6月18日、19日在西子湖畔圆满落幕。正如《浙商》杂志特约管理学家、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吴晓波所说的,站在此时此地,既能看到上一年度详实而忠诚的数据记录,也能看到过去半年风云变幻的风景,正是一个“扩胸明目”的好节点。

       一份主榜单,附带着数张子榜单,如何不在数字堆中迷失,关键便是要从中找出数据背后结构的趋势性的变化,从单个企业到整体情况,最后回归到典型案例,我们试图从多个角度对这份榜单进行解读,包括第三方专家的观点。于是我们带着新出街的《浙商》杂志6月上拜访了吴晓波教授。

       500强总体点评

       《浙商》:2010浙商全国500强榜单可以看作浙江民营经济在去年交出的一份答卷,您看到这份成绩单总体上觉得满意吗?

       吴晓波:从500强的总体状况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浙江的经济仍处在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发展阶段,而传统工业当中重化工业这一块的比重增长更快一些。势头良好,但是转型升级仍然任重道远。观察经济,我们应该更关注那些引领转型升级并具高成长性的创新型经济成份和空间。

       《浙商》:对于成长之星我们排了两个子榜——“营收增速TOP100榜”、“净利润增速TOP100榜”。

       吴晓波:营收的增速比利润的增速更能说明问题,因为利润是亏是盈,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比较大,如果扭亏为盈的话,增速就非常大,而从销售规模上更能看出总的市场成长性,特别是行业成长性,进而识别出引领转型升级的创新经济成份。

       但是,从营收增速榜看,一部分领先企业属于周期性行业,市场大的波动使得他们在这一年表现特别好,比如说房地产、新能源以及信息技术;而另外一部分企业属于新兴产业。

       并购与创新做得还不够

       《浙商》:由于我们是按照营收大小排列,上榜的基本上都是大中型企业,它们作为大块头,居然能轻盈地奔跑,很不容易。

       吴晓波:经济的发展进入到工业化阶段后期,企业规模比较大的时候,比较典型的一个现象就是并购的兴起。特别是排在前面的龙头企业,会更多地应用并购的手段来维持它的市场地位和增长。

       当行业的竞争趋向成熟时,企业就会面临愈益同质化竞争的压力,谁能抢在前面握有先机,谁就拥有后续的市场领先优势。当我们看到榜单前列的企业他们所在的行业处于成熟阶段时,其产品创新的空间就相对较小。商业模式的创新、过程与工艺创新、管理创新会成为更重要的成长途径,由此,并购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增长手段,也是一种抢占市场份额和地位的重要战略。领先企业得以较小的成本获得较快的成长,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并抢占具有相当排它性的制高点。因为,当总体的市场空间相对饱和的时候,你通过并购所获取的有效市场份额扩大就意味着在压缩竞争对手空间的同时,并不盲目地增加市场的总体供给,而能减少恶性的过剩经济竞争。。

       《浙商》:浙商的并购做得怎么样?而且我们看到榜单上龙头老大们的体量与其他兄弟省份相比并不显得那么庞大。

       吴晓波:浙商的并购做得还不是很积极,主动并购较少。很多情况都是被并购企业实在撑不下去、要倒闭了才会考虑转让出售。而收购方并不认识到并购的战略意义。同时,在并购管理杠杆运作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而有效的并购往往是要跟金融杠杆结合起来运作的。

       这种状况已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延续,这跟浙江人“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文化也有关系,很多企业宁可拖死也不愿意被整合,认为这样并不光彩。

对于浙商龙头企业来说,管理创新与商业模式的创新是引领下一轮发展空间拓展的重要武器和途径。而这种创新应该与向外的并购等有效资源整合方式结合起来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行为。

       对未来的期待

       《浙商》:放眼未来,您看好哪些行业、哪些领域?

       吴晓波:浙商下一轮转型升级的任务是很重的。尽管我们看到榜单里新经济成分在成长,但是它们占的份额还是比较小。与兄弟省份的高成长性相比还很不够。比如说,IT与新能源行业,我认为这是下一轮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

       IT行业目前浙商中已经涌现出一些“小巨人”企业,比如说做视频技术与服务的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营收增速TOP100榜第38位)、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营收增速TOP100榜第48位)等,它们只有几十亿的销售额,并不大,但它们今后的发展空间非常大。并且,由此我们希望看到IT与传统行业在新的平台上能够对接,比如说物联网等,这里会诞生下一拨500强里的大明星,甚至是世界级明星。

       《浙商》:今年我们发现了榜单中的一大亮点,就是涌现了一大批大消费类企业。“十二五”期间,内需市场会被触发,浙商应该会有更好的条件,更大的优势吧?

       吴晓波:服务终端客户是浙商有很强比较优势的领域,浙商当年从起步开始就是与消费端对接的。但那时都是小消费而不是大消费。大消费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需要商业模式的创新,通过高端的设计,而非通过个人经验就能做到的。浙商有一个缺点是,凭个人的直觉和经验来做事。要往大消费方向走,还需要有顶层商业模式设计。

        终端消费量大面广,关键是如何把它们整合起来。整合的模式非常重要,传统比较典型的方式就是连锁加盟,现在还有通过电子商务等虚拟网络平台来开展,可极大地促进跨地域的、跨行业的整合。

        浙商的地域性是很强的,即使跑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都会在当地找到一个领域扎根下来,但在跨地域整合方面成功的却是不多。当然也有做得出色的,如山东金田阳光投资集团的金位海,在山东、重庆、东北都有发展。通过跨地域的商业模式重整,形成高整合性的公式化管理,利用地域优势互补优势,这样所形成的绩效会远远超过在窝在一个地方的小打小闹。

        《浙商》:您对浙商群体的未来有什么整体性的判断?

        吴晓波:浙商,特别是浙商全国500强靠前的企业掌舵人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他们的视野和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他们比较务实,但过度的务实会使我们的目光放得不那么开,起点也不够高。下一轮转型升级的重点,就是要把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创新资源对接到传统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这此,浙江的传统商业文化还是需要进一步的改造和提升。

       这些都需要政府在相关配套环境上面进行管理创新,在资源整合上怎么样让高、低端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均能够高效流动和融合。在产业政策上,对新兴战略型产业进行创新人才和创新资源上的倾斜,目前来看,政府与企业合作建设一些产业基金是一种比较好的做法。

       浙江不乏企业家的创业精神,但是现在需要鼓励企业家在更高的平台上进行二次创业,就是需要通过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大规模的要素重组来进行。相信浙商的创业精神一定会在转型升级的进程中进一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