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林波:当今企业应抓住并利用好互联网
中国企业新闻网-中国企业报11月17日杭州报道(记者 李斌) 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全球经济表现出明显的失衡状态,企业老板面临着“天花板”与“地板”的一种现状,但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是所有企业不能回避的问题。面对海量的信息,人类社会逐渐向信息社会转变,社会主体是网民的时代逐渐来临,电子商务也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家的青睐。
11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副所长、《财贸经济》副总编荆林波教授近日为浙大EMBA管理学院学生讲授“信息化下的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主题讲座。
在讲座中,荆林波首先介绍了电子商务在全球、中国的发展状况以及电子商务的模式、由来和演进,尤其重点谈了对B2B模式的理解和思辨。随后介绍了电子商务的创新,尤其是和相关产业的对接。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一个现实状况,即企业如何面对信息爆炸?他结合阿里巴巴、淘宝、雅虎等著名电子商务网站的成长经历、现状、优势、弊端进行分析,提出电子商务未来在中国存在的市场机会。
信息化的冲击下 企业如何面对信息爆炸?
全球每天在互联网上传达的电子邮件达20亿,中国网民数量的增长也非常快,过去10年间联网主机也以10倍、20倍的速度在增长,面对海量信息如何过滤、筛选?企业在信息化的车轮下如何游刃有余??企业怎么去应对呢?
荆教授拿今年在网上卖的最火爆的零食黄飞红(一种花生米)做了形象说明,面对众食品行业的激烈竞争,该厂家最终选择打破传统营销的形式,不走传统超市百货的零售行业,而是反向只在网上销售,厂家正是以这种独特的营销方式,为自己的消费人群把脉,最后成功抓住80后90后这一主要消费主体。
在知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出现以后,知识革新越来越快速。对于企业来说,在接下来的竞争中,要充分意识到电子信息的重要性。荆林波建议在座的企业家都要做好自己企业的情报系统,要了解你的对手在做什么,国家在做什么,这对企业未来的发展非常有意义。
面对快速翻新的信息社会,掌握竞争最核心的砝码才是根本,全球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谁先抓住并利用好了互联网,谁就能抢先占领最初的空白市场。
信息化下的电子商务模式创新
荆林波说,电子商务,顾名思义,电子是手段,商务是核心。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子商务是试图通过信息技术,加快客户之间的交流,提升客户关系管理水平,降低企业总体运行成本。从电子商务的分类模式来看,B2B仍占主要模式,真正的电子商务不单纯是电子化的信息沟通和产品交易。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尤其是B2B模式发展最为迅速。出现了大量B2B服务平台,其中在市场上占相当份额的要数阿里巴巴、网盛生意宝、敦煌网等。阿里巴巴主要瞄准中小企业,在充分调研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将企业登录汇聚的信息整合分类,形成网站独具特色的栏目,从而使企业获得有效的信息和服务;网盛生意宝在迄今十多年的时间里先后开发运营了中国化工网、中国纺织网、医药网等一批国内知名的行业网站,开创的无疑是一种“小门户+联盟”的电子商务垂直模式,这些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第一代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服务主要在企业的信息推广,但交易过程仍然传统,敦煌网作为电子商务升起的新星,它与阿里巴巴不同的是,网站不需要客户缴纳一分钱的会员费,只要他将商品摆上去,成交之后,网站按照交易额向买家收取部分佣金,而在阿里巴巴,网站提供一个发布各自供求信息的平台,不管是否达成交易,买卖双方都必须缴纳会员费。从收会员费变成了按交易额付费,从信息平台变成交易平台,电子商务的模式又多出了一种新玩法,可见,比阿里巴巴小5岁的敦煌网,显然已经成为电子商务行业后起之秀的领军者。
而沃尔玛的成功之道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总裁重视IT,把这种信息化作为一个支点,他们利用计算机传达以及反馈信息的速度,来提高整个公司的运作效率,建立了世界上一流的电脑管理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并且可以与供应商之间建立了共享的信息系统。
要对电子商务的未来充满信心
互联网电子商务进入了一个新时代,90年代以前主要是信息沟通,2000年以来是沟通交易,现在以及今后一些更主要是促进产业链的转换。所以B2B交易量的增长无论哪个机构的预测都是海量速度的增长,B2B领域是未来的一个潜力。
互联网B2B和B2C面有各式各样的模式,如做交易、中介服务,还有做供应链等等,第三方交易平台这种模式将来也会越来越多。
的确,经过了十余年努力,中国电子商务条件和外部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整体发展势头良好。总之还是那句话,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我们要对电子商务的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