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入读| 信息管理系统| 研究生专业学位系统

李光斗:魅力 从芳名开始

发布时间:2007-08-13 06:00 浏览次数:0次


    陈港生、李振藩、关家慧、苏瑞芬、萧秀霞、林立慧、杨岗丽、孙洪娟……

    这是一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名字,谁见了都不会怦然心动,但是一经改成:

    成龙、李小龙、关之琳、苏芮、萧蔷、舒淇、杨钰莹、孙悦,便星光四射,熠熠生辉……

    我们来看一下的明星艺名与原名的对比,就能发现名字对一个明星的重要性:

    陈港生——成龙、
    郑创世——郑少秋、李振藩——李小龙、
    梁碧芝——梁咏琪、
    李美琳——李玟、
    萧雅之——萧雅轩、
    关家慧——关之琳、
    陈秀玫——孟庭苇、
    孙祥钟——秦汉、
    苏瑞芬——苏芮、
    萧秀霞——萧蔷、
    林立慧——舒淇、
    徐素娟——徐若蠧、
    杨岗丽——杨钰莹、
    孙洪娟——孙悦……
    …………………………

    魅力从芳名开始。

    明星尚且要包装名字,更何况对于一个普通人和对一个普通的品牌。

    对于品牌而言,好的品牌名称能够准确的向消费者传达品牌的内涵,使品牌更加精致、有亲和力,准确地传达品牌主张和承诺。

    世界上知名品牌大多有一个神秘的来历、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让消费者为之神往。这些品牌的名字深入人心。

    命名的故事

    老板们在为自己的品牌命名时都十分慎重,就像为自己的儿女取名字一样,非常在意名字的内涵和寓意。

    以原料之名——Coca-Cola

    1886年,美国亚特兰大市的药剂师约翰?潘伯顿无意中创造了一种充满神奇味道的饮料。它们是从一种植物的叶子和果中提炼出来的浓缩液。彭伯顿的记账员富兰克?罗宾逊很善于玩弄文字,尤其是头韵法,他建议用“Coca-Cola”命名,在广告中,名字用流畅的斯宾塞字体书写,如今Coca-Cola早已闻名于世。

    以山峰之名——MONT BLANC 、阿尔卑斯、黄山

    以文具为主线产品的著名品牌万宝龙,其英文名为Mont Blanc,即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勃朗峰。夜晚的阿尔卑斯山总是闪耀着寒冽而圣洁的光辉,笔帽处的六角白星——代表着勃朗峰上纯洁而高贵的白雪,它也是完美品质的象征。Mont Blanc在中文里被译成万宝龙,很符合当前中国人求富求贵的心态。

    此外,充满欧式浪漫风情的“阿尔卑斯糖果”、“一品黄山,天高云淡”的黄山烟草也是“以山为名”的品牌典范。

    以“水”之名——左岸咖啡

    在法国,塞纳河的左岸有这么一家承载着200多年欧洲文化和人文气息的咖啡馆:左岸咖啡。巴黎人喝咖啡,品尝物质以外的愉悦,也变成一种时尚的流行。这样的流行让喝咖啡成了时髦事,也暗示着从人们想从咖啡里寻找心里的缺口,一块会满足精神与自我的缺口。

    至此,全世界的咖啡都没有巴黎的咖啡时尚,全巴黎的咖啡都不如“左岸咖啡”有艺术气息。塞纳河左岸的咖啡,因为注入了毕加索和达分奇而充满气质。

    在中国“西湖龙井”也是因水而得名,西湖的悦人美景、江南的和风细雨、史上的人文故事共同为龙井茶抹上了江南小资文人的味道。

    以水为名的还有著名药妆品牌“Vichy”,“Vichy”是法国南部的一个小镇,以阿尔卑斯山冰雪融化    的温泉水而闻名,将温泉水瓶装后卖到世界各地也受到了爱美女士们的广泛欢迎。

    翻译的故事

    有人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很多洋品牌进入中国都被我们翻译得恰倒好处。翻译得舒服,就像挠了一个千年奇痒。

    以感受为名——可口可乐

    如果说Coca-Cola的英文名称已经是品牌命名的典范的话,那么其中文名称“可口可乐”更是传神之作,一直被认为是广告界翻译得最好的品牌名,因为它不但保持了英文的音译,还比英文更有寓意。

    可口可乐四个字生动地暗示出了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感受——好喝、清爽、快乐——可口亦可乐,可乐逐渐成为品类的代名词和行业标准。据说,Pepsi在进入中国时也被迫翻译成“百事可乐”,而不是“百事”。

    “可口可乐”的诞生,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上世纪20年代,可口可乐已在上海生产,一开始翻译成了一个非常奇怪的中文名字,叫“蝌蝌啃蜡”,被接受状况可想而知。于是可口可乐专门负责海外业务的出口公司,公开登报悬赏350英磅征求译名。当时身在英国的一位上海教授蒋彝,便以“可口可乐”四个字击败其他所有对手,拿走了奖金。
    现在看来,可口可乐真是捡了个大便宜,350英镑的成本换来今天在中国数十亿的销售额。

    以特点为名——护舒宝

    美国P&G宝洁公司的妇女卫生用品“护舒宝”,其英文品牌名称“whisper”意思是:低声地说,私下说,悄悄话;中文品牌名称“护舒宝”更是非常地贴合产品的特点。中文和英文的发音也很优美,音调基本一致,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成功的商品命名。能如此讲究和重视品牌名称的企业,其产品本身值得尊重信赖。

    以联想为名——奔驰

    Benz汽车开始翻译成了“笨死”,香港又叫“平治”,直到找到“奔驰”这个贴切的译名,才开始在中国大地奔驰如飞;BMW翻译成宝马堪称经典之作,至于被叫成“别摸我”,如同把CBD解释成中国北京大北窑的简称(CHINA BEIJING DABEIYAO)肯定让创始人不高兴。

    Johnson&Johnson在台湾被翻译成“娇生”,在内地则被翻译成“强生”,真是不同的消费文化造成迥异的营销思路。当然,无论“娇生”还是“强生”,各有千秋,没有优劣。但另外一个品牌“Head &shoulders”在大陆被翻译成“海飞丝”则要比台湾的叫法“海伦仙度丝”要传神得多。

    以古诗为名——露华浓

    Revlon被翻译成“露华浓”,是品牌名称翻译的一个神来之笔。“露华浓”出自李白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诗句形容的是杨贵妃之美无人能比,对于一个化妆品品牌而言,这个名字既能体现产品属性、又有好的品牌联想,还有文化内涵。

    曾见到一个服装店叫做“花想容”,想必也是想沾《清平调》的光。

    以情调为名——席梦思

    提起Simone’s可能有人不知道。但如果说“席梦思”,恐怕无人不知。如此美妙的名字让人的睡眠变成了一种奢侈的享受,他赛过了安眠药、薰衣草、热牛奶、数绵羊等等一切与睡眠相关的动作,仅仅一个名字,就能给消费者以无限的睡眠格调。有席、有梦、有思,夜晚还有何求?

    品牌的世界里,好的名字数不胜数。当然,品牌命名的技巧有很多。无论是凭空命名还是翻译,不能忽视的原则是:简单、易记、好传播,有好的品牌联想。一个名字可能影响人的一生,一个品牌名也在一定程度上注定了这个品牌的成败。

    尤其对于奢侈品而言,品牌的名称尤其重要。因为“奢侈”的真正定义并不是高价、稀缺,而是心灵相通,而是要让消费者在商品上寻找到一种物化的自我。品牌名称中应该能解读出商品的特点个性,解读品牌文化和企业的文化,洋溢个性,耐人寻味,给消费者留下美好的、难以磨灭的印象。

    品牌命名的原则

    一个好的品牌名称是品牌被消费者认知、接受、满意乃至忠诚的前提,品牌的名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品牌联想,并对产品的销售产生直接的影响。

1.简单、易记原则。

    简单、容易被人记住才能高效地发挥它的识别功能和传播功能。这就要大家在为品牌取名时做到:

    (1)、简洁。名字单纯、简洁明快,易于传播。
    (2)、独特。名称应具备独特的个性,避免与其他品牌名称混淆。
    (3)、新颖。这是指名称要有新鲜感,赶时代潮流,创造新概念。如:动感地带。
    (4)、响亮。这是指品牌名称要易于上口,难发音或音韵不好的字,都不宜作名称。

2.暗示产品属性。

    品牌名称还可以暗示产品某种性能和用途,品牌定位是确立品牌个性的谋略。

3.好的品牌联想。

    品牌名称也应包含与产品或企业相关的寓意,让消费者能从中得到有关企业或产品的愉快联想,进而产生对品牌的认知或偏好。

    世界已进入“形象决定成败”的时代,名正言才会顺。规划一个屹立百年的品牌,一个好名字是成功的第一步。一个理想的品牌名字,一定是经过大海捞针般的搜寻、字斟句酌地思辨、千锤百炼地提升、锲而不舍地追求才得来的。

    正所谓“吟得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二字十年得,一吟双泪流。”

    李光斗:中国品牌泰斗、中国品牌营销第一人,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中国十大策划人代表人物、著名品牌战略专家、品牌竞争力学派创始人、中央电视台《品牌中国》系列节目对话嘉宾、李光斗品牌营销机构首席策划。李光斗出身于市场营销第一线,参与并策动了中国VCD和乳业营销大战,被评为影响中国营销进程的25人之一,并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EMBA品牌学特聘教授,李光斗自1990年开始从事市场营销和广告策划工作,先后担任小霸王电子、伊利集团、蒙牛乳业、广日电梯、民生药业、古越龙山、交通银行、夏进乳业、喜临门集团等全国数十家著名企业的常年品牌战略和营销广告顾问,亲历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品牌发展的历程,具有丰富的中国广告和市场营销经验,荣获中国策划业12年杰出功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