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钢:当代管理者亟须补上 “文化领导力”这一课
学者介绍:张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领导力与组织管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大EMBA《管理哲学》课程师资。主要研究方向:组织理论与组织行为、知识理论与知识管理、技术创新与创业管理等。
当代管理者亟须补上
“文化领导力”这一课
张钢/文
所谓“企业”,简单来说,就是一群人在从事着特定的事业。既然如此,那么,如何让这群人不是成为一盘散沙、乌合之众,而是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产生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增益效果呢?
这就需要管理。所谓“管理”,就是让一群可能是平凡的人,因结成组织而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的专业职能。
管理就是要将人与事结合起来,创造“1+1>2”的整体效益;而管理者就是承担这种整体绩效责任的角色。
由此,便形成了“企业管理”内涵的三个关键点:一是他人;二是事务,即由事业分解出来的具体业务和任务;三是管理者。三点决定一个平面。这三个关键点也可以视为支撑“企业管理”整体水平的三根支柱。
对于这三根支柱,以往可能更多关注的是“他人”和“事务”,而相对忽略了“管理者”自身。
当说到学习“企业管理”时,管理者们所想到的也常常是学习如何管理“他人”、如何管理“事务”,而很少想去学习如何管理好自己。
但在现实中,管理者自身的综合素养往往成为制约“企业管理”整体水平提升的短板或瓶颈。难怪德鲁克会说“瓶颈总是在瓶子的顶部”。
因此,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学会眼睛向内,认识自己,而不能只是一味地向外去要求他人和处理事务。当然,这绝不意味着管理者要求他人、处理事务不重要,而只是说管理者必须同步反思自我,进而理解他人和事务。
管理者要反思自我,必须首先明确自己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肩负着文化责任而不仅仅是绩效责任。
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管理者作为“社会人”而离不开社会文化传统;二是管理者作为“组织人”而承载着组织文化。
严格来说,管理者是将自己所在企业的组织文化与社会文化传统融为一体的纽带和桥梁,这也正是管理者所必须承担的文化责任。
管理者必须立足于社会文化传统来创建有个性的组织文化,才能不仅在社会中获得更为广泛的认同和支持,也在全球化背景下以自身文化的独特性贡献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这正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意义所在。
在全球化背景下,人们习惯于讲“兼容并包”,但“兼容并包”必须有主体,必须以我为主;否则,所谓兼容并包,也只能是邯郸学步,到头来迷失了自我,又何谈对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呢?
作为中国企业的管理者,当然要深入理解中国文化传统,这是对管理者承担文化责任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企业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
越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的管理者越是要眼睛向内,真正理解自己的社会文化传统,并自觉成为自己的社会文化传统及企业文化的践行者和代言人,这样才有可能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上赢得独特的竞争优势。
纵观全球范围内那些真正做到了基业长青的企业,无不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积淀,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和影响力。
这首先集中体现在管理者身上,进而通过员工的行为渗透到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中,最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更大范围的利益相关者。
儒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不仅是中国社会文化传统的基本构成要素,也是亚洲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文化从孔子开始就深深扎根于管理实践。从孔子经由曾子、子思再到孟子的丰富管理思想,不仅有明确的管理之道,如“为政以德”“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还有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如“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以及“迂回式”的管理途径,如“管理九经”;更有对管理者素质的具体要求和修养方法。
这些不仅能让今天的中国企业管理者以历史的纵深感来审视自己和自己的企业,也会有直通民族文化先哲的内在亲切感和认同感。
一个没有历史纵深感、也不具备历史思维的管理者,难以充分运用本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丰厚思想资源来支撑自己和自己的企业走得更远。
从根本上说,儒家文化能让现代企业的管理者首先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确立起来。在决定“企业管理”整体水平的三根支柱中,管理者必须先让自己立得住,并持续成长,才能正向影响“他人”和“事务”这两根支柱,进而实现三根支柱的同步成长。
实际上,这就是管理者所具有的领导力。
现代企业不能没有
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管理者
领导力本质上是一种正向的文化影响力。稍显遗憾的是,今天的很多企业管理者热衷于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却并没有从根本处入手思考领导力的真正内涵及其文化源泉问题。
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看似有点远,但若从管理者的文化领导力培养来看,便会发现两者实则密不可分。现代企业不能没有管理者,尤其不能没有那些具备深厚的文化积淀的管理者。
失去了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企业组织和管理要想持续发展,将是困难的。这也正是为什么孔子要说“为政在人,人亡政息”的原因。
今天确实有很多企业正在上演着“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悲喜剧,究其根本原因,恰恰在于忽略了作为文化存在的“组织人”的培养,尤其是有着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管理者的培养。
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的结合,不仅能补上这一课,还能由此及彼,让其他方面的工作因此而改变。
有关上述书籍的相关介绍,
来源:浙大EMBA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