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入读| 信息管理系统| 研究生专业学位系统

陈江

16新生代班

万安集团总裁
内容简介

2002年,成绩优异的陈江赴美学习。毕业之后,陈江选择留在美国,从事服装贸易工作,客户是美国当地的高端品牌。用传统眼光看来,陈江已经拥有了大家梦寐以求的一切:稳定客观的收入,房子、车子,贤惠的妻子和两个可爱的孩子。或许,大部人都会选择这样安逸地过一生,但陈江却似乎命中注定,要去拥抱更加精彩的人生。


2010年,万安科技上市在即,父亲劝说陈江回国,一起参与到公司发展中来。陈江回忆说,父亲是个说话很有感染力的人,一方面,他认为中国现在发展机会很多,回国可以获得比在美国更好的发展,何况公司即将上市正是用人之际;另一方面,他觉得陈江是家中长子,更应承担起对家庭、对企业的责任。陈江在回国考察了几次之后,终于下定决心,放弃美国安逸生活,一头扎入正蓬勃发展的万安事业。


“一开始,我对公司业务可以说是一窍不通,连汽车零部件都认不全。”陈江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刚进入万安,陈江明显感觉到了不适应。一方面,由于他在国外学习、生活已有十年,在中国完全没有工作经历,所以对公司的氛围、文化感到陌生;另一方面,他在美国从事服装贸易工作,和汽车零部件制造风马牛不相及。因此,父亲最初对他的要求也是“要以做学生的心态做好总裁”。


不过,陈江也发现了优势一面——公司许多高管是父亲老部下,他们乐于看到自己成长,也愿意教授一些经验。就这样,凭着好学好问,少说多听的处世理念,花了大约半年时间做董事长助理的陈江,慢慢摸熟了公司运作模式,甚至对工厂里那些专业、繁琐的制造环节和生产逻辑,他都去研究了个透。如今,一些连一线工人都不太说得上来的生产工艺,他却能说得头头是道。


在陈江熟悉公司运营之后,董事会便把资本运作方面事务交给了陈江负责。这对并无太多金融背景的陈江来说,又是新的挑战。但陈江表示,自己对金融很感兴趣,是新的学习机会。


在学习过程中,陈江对万安业务和其整体发展,有了新的看法。他认为,万安这么多年发展中很少走弯路,是因为父亲以及公司许多骨干,都是机械专业背景出身,他们对技术的嗅觉非常敏锐,总是提前进行布局。但父辈们一辈子都在从事制造业,思维也是制造业那种稳扎稳打的模式,总希望依靠自己的力量,一步步去推动企业的发展。


如今,万安布局未来的思路,主要体现在从“有”到“无”的转变。“比如,过去大家认为汽车必须由人来驾驶,但现在我们却在研发无人驾驶;过去大家认为充电一定要用电线,现在我们却在研发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在陈江看来,这些高新技术,如果仅依靠万安自身去研发,恐怕需要太长时间。而如今,汽车行业已经进入快速迭代的智能化时代,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思维,恐怕很快会被国际竞争对手挤下舞台。


“好比诺基亚这样的巨头,曾经风光无限,但却错过了智能手机时代。”陈江表示,他不希望万安重蹈诺基亚这样的覆辙。行业中,达到20%-30%的年复合增长率,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立稳脚跟。而这样的增长速度,仅靠企业本身积累很难持续,必须借力资本。于是,陈江提出是不是可以通过并购方式,和拥有相关技术的国际顶尖企业进行合作?


但是,陈江的建议却遭到了公司许多股东的反对。多年从事制造业的他们,认为资本运作“虚头巴脑”。他们更重视产品品质,市场需求等“实”的东西。此外,他们也不认为国际顶尖企业会愿意和一家中国民营企业合作。


但陈江并没有因为管理层反对而退却,反而尽力去争取他们的认可。一方面,他把自己和一些券商、投资机构交谈之后获得的信息在会上进行传达,他也会邀请券商、机构到公司讲演。另一方面,万安有过两次合资经历,让公司收获了很多经验,也成了陈江拿来说服元老们的理由。最终,在陈江一再坚持下,父亲和董事会作了退让,允许陈江放手一试。


然而,陈江海外并购胃口之大,让他父亲也感到惊诧。去年,陈江提出要与瑞典瀚德在EMB电子机械制动上进行合作。父亲认为这简直有些异想天开,为此父子俩没少在家里争论。“瀚德国际知名度远超万安,合作可能性不大。”父亲认为,“更何况,现在你要去合作的是核心技术,这怎么可能?”


对此,陈江却据理力争,认为虽然瀚德有EMB尖端技术,但万安也有自己的资源优势,双方完全有达成共识的基础。谈判过程中,陈江一改以往思路,并不只是着眼于过去和现在,而是从最新的、未来大家都看好的技术、产品着手,希望对方和万安进行“强强联合”。


果不其然,陈江策略收获奇效,双方就EMB项目合作达成了共识,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而除了EMB项目,去年陈江还成功与英国Protean公司、美国Evatran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技术领先的轮毂电机和无线充电产品。万安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的“高精尖项目”相继落地,使父亲和公司元老们对他刮目相看。